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
一、试验前准备
样品准备
确保待测漆膜样品表面平整、无油污、无杂质,且已固化(按漆膜产品标准要求的固化条件处理)。
若样品为板材,需固定在试验仪的样品台上,避免测试过程中滑动;若为卷材或曲面样品,需根据仪器适配性调整固定方式。
仪器检查与调试
检查划痕刀具(如金刚石压头、钢针等)是否完好,刃口有无磨损或损坏,必要时更换符合标准的刀具(如 ISO 1518 或 ASTM D7027 规定的压头规格)。
校准仪器的加载系统:通过标准砝码或仪器自带校准功能,确保施加的载荷(如 50g、100g、500g 等)准确无误。
调整划痕速度:根据测试标准(如 GB/T 9279、ISO 1518)设定划痕速度(通常为 10-60mm/min),并检查传动系统运行是否平稳。
清洁仪器工作台面和划痕路径,避免杂质影响测试结果。
二、操作步骤
放置样品
将准备好的样品平稳固定在样品台上,确保测试区域位于划痕刀具正下方,且划痕路径无遮挡。
设定试验参数
载荷:根据漆膜的预期抗划伤性能,选择合适的载荷(可从低载荷开始逐步增加,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载荷设置)。
划痕长度:设定单次划痕的长度(通常为 5-100mm,如标准中常用 10mm 或 30mm)。
划痕速度:按标准或试验需求设定速度,确保刀具匀速划过漆膜表面。
重复次数:如需多次测试(如不同载荷或不同位置),设定重复划痕的次数和间距(避免相邻划痕相互干扰)。
执行划痕测试
启动仪器,划痕刀具在设定的载荷、速度下沿预定路径划过漆膜表面。
测试过程中观察是否有异常(如样品移动、刀具卡顿等),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停止并重新调整。
完成单次划痕后,刀具自动复位,可更换样品位置或调整参数进行下一次测试。
三、试验后处理与结果判定
样品观察与记录
用肉眼或显微镜(放大倍数通常为 10-100 倍)观察划痕表面的损伤情况,记录以下特征:
是否出现划痕、裂纹、剥落、露底(基材暴露)等现象;
划痕的深度、宽度(可使用显微镜测量);
损伤程度(如按标准评级:0 级无划痕,1 级轻微划痕,2 级明显划痕,3 级露底等)。
必要时拍摄划痕区域的图像,用于存档或后续分析。
仪器清洁与维护
测试结束后,关闭仪器电源,清洁划痕刀具和样品台,去除残留的漆膜碎屑。
检查刀具状态,若有磨损及时更换;将仪器恢复至初始状态,妥善存放。